《晋察冀边区 》影视介绍_演员表_剧情介绍_大结局
在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出文献纪录片《晋察冀边区》。该片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和亲历者口述,再现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光辉历程。
演员表
由于本片是文献纪录片,主要通过历史影像资料和亲历者口述来呈现,因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演员表。但可以列出部分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亲历者:
- 聂荣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杨成武: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邓华: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 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在晋察冀边区救死扶伤
- 柯棣华:印度援华医疗队医生,在晋察冀边区工作
剧情介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战由此展开。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迅速走向合作,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八路军115师一部在聂荣臻的率领下,挺进晋察冀地区,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该片详细记录晋察冀边区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包括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以及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进行反“扫荡”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民主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光辉事迹。
片中还展现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晋察冀边区的一些感人故事,如白求恩大夫的无私奉献,以及边区人民与八路军的鱼水深情。
大结局
《晋察冀边区》纪录片展现晋察冀边区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和取得的伟大胜利,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晋察冀边区也成为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在抗战胜利后,晋察冀边区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和输送大批干部,许多在边区战斗和工作过的同志,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